支持推進綜合高中建設!部分中職學校將轉為綜合高中!學生可選中職或普高學籍!
考試動態
學生、家長焦慮普職分流,難題如何破解?此前,民革廣東省委員會提交了《關于推進綜合高中建設增加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的提案》(簡稱《提案》),建議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改建擴建一批綜合高中。
近日,省教育廳對該提案作出回應。根據答復,接下來,廣東將開展綜合高中特色辦學,并在綜合高中探索實踐基礎較好的地市開展綜合高中試點。
廣州、深圳、佛山等地已舉辦綜合高中
2023年7月,教育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聯合印發《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》,提出適應因地制宜推進職普協調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愿望,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優質普通高中。
2021—2024年,廣東共增加26萬個普通高中公辦學位。2024年,廣東全省共有高中階段教育學校1554所。高中階段招生119.46萬人,在校生333.32萬人,畢業生99.64萬人。其中,全省共有普通高中1192所。全省普通高中招生83.94萬人,在校生235.46萬人,畢業生69.64萬人。
《提案》提出,我省普通高中學位數量占高中階段學位數量比例總體偏低。建議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改建擴建一批綜合高中。根據適齡人口入學需求,我省正進入高中階段入學高峰,增加公辦普高學位迫在眉睫。建議在公辦普高學位緊缺的地區直接將部分中職學校轉為綜合高中,開設普高班,著手招收普高學生;同時有條件的地區新建一批綜合高中,以滿足群眾對公辦普高學位的迫切需求。
綜合高中是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提供對口升學為主、就業為輔的教學模式,在教給學生普通高中文化基礎知識課程的同時,教授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。學校一般允許學生分流到中等職業學校就業班學習,也可以在學校組織下參加普通高中或綜合高中會考,可報考高等職業院校或普通高校。
省教育廳在回復中表示,廣東正積極探索綜合高中辦學模式。2017年,廣東出臺《關于高水平高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若干意見》,明確推動高中階段教育普職融合辦學模式改革,引導普通高中開設職業教育課程,與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多形式合作辦學。2022年,省教育廳等9部門印發《廣東省“十四五”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》,明確創建一批人文、數理、科技、藝術、體育、綜合高中等多種類型特色高中;鼓勵與中等職業學校課程互選、學分互認、資源互通,積極進行普職融通的探索。目前廣州、深圳、佛山等市教育局均在中職學校舉辦綜合高中,將綜合高中班列入招生計劃,其中廣州市2024年綜合高中招收1100人、深圳市招收350人。
在答復中,省教育廳表示,下一步,將推進綜合高中辦學模式。開展綜合高中特色辦學,通過將部分中職學校轉為綜合高中等方式增加普通高中公辦學位,深化普職融通,并在綜合高中探索實踐基礎較好的地市開展綜合高中試點,實施集團化辦學和教育幫扶,在此基礎上形成綜合高中辦學好的經驗做法并予以推廣。
將進一步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
《提案》還建議,深化高中階段學校各項改革。調整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方向,構建區域內示范性普通高中與綜合高中教育共同體,在日常管理、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校際幫扶;調整普通高中布局,均衡教育資源,推進現有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和特色化發展。
省教育廳在回復中介紹,廣東深化高中教育教學改革。一方面,促進多樣化有特色發展。加強普通高中課程體系建設,打造學校辦學特色;省建立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工作機制,組建專家團隊研究制定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設指引,推動學校優化調整資源布局,由分層發展轉向分類發展。另一方面,深化中考制度改革。印發《關于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》,完善指標到校機制;修訂印發《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加快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。
省教育廳表示,接下來,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。組建專家團隊研究制定普職融通特色課程指引,指導地市和學校開發校本課程。強化綜合高中與高中階段學校合作交流,開展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貫通培養,建立協同育人機制。推動各地深化中考制度改革,進一步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,用好特色類型招生模式,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,不斷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。
《提案》還建議,推進高等學校辦學體制機制改革。理順高校分類和專業、學科結構,逐步增強省內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與高職院校融通合作;建設一批高水平的高職類本科院校,將條件成熟的高職高專升格為本科院校,或將相關專業升格為本科專業,解決綜合高中、中職學校學生對口升學問題。
省教育廳答復,將推進高校辦學體制機制改革。加強普通本科高校與高職院校合作,開展專本協同育人試點,實現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;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層次職業學校,推動更多的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院校;持續擴大本科院校招收中職學校學生的規模。
高二選擇繼續普高方向則保留普高學籍;選擇職業教育方向則轉為中職學籍。
綜合高中可參加高職高考(廣東省內大學)、夏季高考(全國大學)。
故綜合高中畢業后可選擇升學或就業,而普通高中一般只能選擇升學。
高二開始,學校根據不同學生的學力水平進行分流培養。學生結合高一年級的學習情況,自主選擇發展方向。
部分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,繼續學習普高課程,參加普通高考。
部分成績不理想,學習較困難的學生,選擇學習中職課程,參加職教高考。
相比于普高生,有專業技能特長的優勢;相比于職高生,又有文化課學習上的優勢。

7月22日,廣州中考第四批次錄取結束,5所綜合高中共提供1514個招生計劃,相比去年擴招400余個,最終100%完成計劃。最高分663分,比去年有所提升,最低分507分,為普高投檔第六梯度線。
廣州市貿易職業高級中學綜合高中在藝術設計與制作、大數據技術應用等2個專業共招生324人,滿檔錄取,平均分592分,六成以上學生超第四梯度線,最高分661,比去年漲10分,最低分547分。600分以上占比接近三成。
廣州市天河職業高級中學綜合高中400人滿檔錄取,最高663分,最低511分,平均分583.78分。600分以上93人。其中計算機網絡專業最高663分,金融事務專業最高655分,幼保專業最高636分。
廣州市海珠工藝美術職業學校綜合高中計劃錄取220人,實際出檔錄取220人。最高分636分,最低分547分,平均分575.13分。600分以上26人。
廣州市番禺區新造職業技術學校綜合高中錄取220人,分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商務英語兩個方向,錄取最高分654分,最低分507分,平均分536分,600分以上人數29人。
廣州花都區職業技術學校綜合高中計劃招收350人,投檔錄取350人。工藝美術專業最高分632分,最低分509分,平均分546.76分;社會文化藝術專業最高分619分,最低分507分,平均分544分。600分以上共26人。